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2-12)诗词赏析12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宋·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夜永灯昏,人语静,帘外月华如练,此时看、鲛绡帐里,空余枕腻,锦衾香烬,算来此夜,长人千里,霜风渐紧,悄悄侵被,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恨绵绵,都在长空雁字边,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

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由于篇幅限制,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

此时抬头看,鲛绡帐里空空荡荡,只留下腻人的枕头,和烧成灰烬的锦被,想来今宵这飘泊的旅人,他远离亲人,迢迢千里,已是深夜,我越来越感到寒气逼人,悄悄地侵入了我单薄的衣被,我独自在旅馆里度日如年,忍受着深秋的寒冷和孤寂,直到夜深人静之时,只见长天一片澄净,银河清浅,皓月婵娟,我的思绪绵绵,离恨也绵绵,都随着那长空中的雁字,飘向远方,大雁在碧空横飞,渐渐地,江边的烟雾散去,渔舟唱晚,催促着黄昏的降临。

释义

这段译文主要描绘了词人在异乡旅馆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他望着空荡的床铺,回忆起远方的亲人,感到深深的离愁别恨,他抬头看见大雁在碧空中飞翔,江边的烟雾逐渐散去,渔舟唱晚,更增添了他的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夜半乐》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著称,词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冻云黯淡”、“怒涛渐息”、“败荷零落”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与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相呼应,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等词句,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词中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柳永漂泊异乡、仕途不顺的时期,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直到晚年才得以入仕,在这漫长的漂泊生涯中,他经历了许多孤独与困苦,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日益加深,这首《夜半乐》正是他在异乡旅馆中,面对孤独与思念所写下的一首深情之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柳永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他在漂泊生涯中所经历的孤独与困苦。

“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