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双眉百皱,寸肠千缕,若事凭鳞羽。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2-12)诗词赏析14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双眉百皱,寸肠千缕,若事凭鳞羽”,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双眉百皱,寸肠千缕,若事凭鳞羽。的意思及出处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宋·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欲共伊偎凭,奈向兰釭,正好轻离拆。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归云谁寄,征雁凭谁,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双眉百皱,寸肠千缕,若事凭鳞羽,想关情别恨,年年并在此,期信无凭,万事成空。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记得初次相遇在那洞房深处,就应该与你长相厮守,可叹如今短暂的欢会,却变成了永久的离别愁绪,早知道会有今日这般痛苦,当初宁愿锁住那雕鞍,不让你离去,在书房里,本想与你相依相偎,可无奈那兰釭的灯光,却正好成了我们分别的见证。

即使有锋利的并州剪刀,也难以剪断这千丝万缕的离愁,你远在京城,而我如仙子般盈盈独立,分别后,你的书信终究难以寄达,归云、征雁都无法传递我的思念,路途遥远,连归梦都难以做成,这离恨就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却越生越多。

我的双眉紧锁,愁绪万千,这些心事又能凭借什么来传递呢?想来这关情别恨,每年都会在此刻涌现,但期信却无从凭依,万事皆成空幻。

释义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与爱人离别后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愁绪,通过回忆初次相遇的美好,对比现在的离别之苦,表达了词人的悔恨和无奈,通过描绘离愁的难以剪断和离恨的如春草般生生不息,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愁苦之情。

赏析

这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深沉细腻,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词人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双眉百皱,寸肠千缕”等句,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的愁苦之状,而“若事凭鳞羽”则表达了词人想要传递心事却无从寄托的无奈,词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并刀”、“神京”、“征雁”等,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根据柳永的生平和词风来看,这首词很可能是他在与爱人离别后,为了表达内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而创作的,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才得以及第入仕,他的词作多描写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情感真挚细腻,善于运用俚词俗语和铺叙手法,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双眉百皱,寸肠千缕,若事凭鳞羽。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