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2-13)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咏赤壁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出自哪首诗?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事茫茫兮难预料,赤壁半帆风正狂。

四海忽三分兮英雄泪,千秋万代仰遗芳。

(注:杜牧原诗中并无“事茫茫兮难预料,赤壁半帆风正狂,四海忽三分兮英雄泪,千秋万代仰遗芳。”这四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创作与扩展,以形成一首包含关键词“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的新诗,以下解析将基于整首诗,但会特别关注新增部分的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风格俊爽明丽,独树一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敏锐观察,更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是唐代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折断的战戟沉埋在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倘若当年东风不给予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世事茫茫难以预料啊,赤壁之战时半帆在风中正狂舞,四海忽然被三分天下啊,英雄们流下了悲伤的泪水,但他们的遗芳却千秋万代被后人敬仰。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前两句描述了战戟沉沙、铁未销蚀的场景,引出对历史的回忆;中间两句通过假设东风不助周瑜,暗示了历史的偶然性和英雄人物的命运多舛;后两句(新增部分)则进一步升华主题,指出世事茫茫难以预料,但英雄们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赏析

这首诗在保留杜牧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通过新增的四句,使整首诗更加完整和深刻,诗人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对历史、英雄和命运的思考,新增部分“事茫茫兮难预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赤壁半帆风正狂”则生动地描绘了赤壁之战时的紧张氛围和英雄们的英勇无畏;“四海忽三分兮英雄泪”一句,则直接点出了战争带来的分裂和英雄们的悲伤;“千秋万代仰遗芳”则是对英雄们精神永存的赞美和敬仰。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的后四句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从杜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中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深感国家危亡、民生凋敝,因此对历史英雄和他们的英勇事迹充满了敬仰和怀念,通过这首诗,他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寄托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英雄精神的向往,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世事无常、命运多舛,但只要我们坚持正义、勇往直前,就能留下不朽的精神遗产。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