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紫微右极是慈闱,岁岁丹霞天近处。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2-13)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慈闱丹霞

紫微右极是慈闱,岁岁丹霞天近处。全诗是什么?

朝代:明代

作者:杨荣

紫微右极是慈闱,岁岁丹霞天近处。

圣泽深长如海阔,宸光灿烂似霞敷。

仙葩宝树常争发,瑞霭祥云自卷舒。

岁岁年年瞻望处,天颜咫尺近龙楼。

作者简介

杨荣(1372年-1440年),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是明初文坛的领袖之一,他自幼聪颖好学,洪武二十年(1387年)进士,授编修,历官修撰、侍讲,永乐初入内阁,累进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历仕四朝,为时人所称颂。

译文

紫微垣的右极星下是皇后的居所,每年丹霞映照,仿佛就在天边最近的地方,圣上的恩泽深长如同大海般广阔,皇上的光辉灿烂如同霞光般铺展,仙花宝树常常竞相开放,吉祥的云雾自由自在地卷舒,岁岁年年,我们仰望的地方,天子的容颜近在咫尺,仿佛就在龙楼之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紫微右极(皇后居所的象征)和岁岁丹霞(象征皇家的辉煌与繁荣)的景象,表达了对皇后及皇家的赞美和敬仰,诗中“圣泽深长”、“宸光灿烂”等句,展现了皇恩浩荡、皇权显赫的意象,而“仙葩宝树”、“瑞霭祥云”等则进一步渲染了皇家的神圣与吉祥。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皇家宫殿的辉煌与神圣,首联点明主题,将皇后的居所与紫微右极相联系,突出了其尊贵地位;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圣泽、宸光、仙葩、宝树、瑞霭、祥云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皇家的繁荣与吉祥;尾联则以岁岁年年的瞻望,表达了对皇家永恒的敬仰与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初宫廷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荣在朝中任职期间,作为对皇后及皇家的赞美之作,在明代,宫廷文学繁荣,文人墨客常通过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对皇家的敬仰与祝福,杨荣作为明初文坛的领袖之一,其诗歌作品多涉及宫廷题材,这首《慈闱丹霞》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明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文人墨客对皇家的敬仰之情。

“紫微右极是慈闱,岁岁丹霞天近处。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