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2-14)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下一句是什么?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

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

君心负妾心,似昨秦楼梦,梦觉尚添愁。

(注:由于“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并非完整独立诗篇中的全部内容,而是出自晏几道《鹧鸪天》中的一句,故在此提供该词全文以便理解。)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以词著称,作品多描写富贵悠闲生活,语言婉丽,音韵和谐,情感含蓄深沉,有“宰相词人”之称,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是北宋前期词坛领袖。

晏几道(约1038年-约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北宋著名词人,其词多写人生离别哀怨之情,情感真挚,风格哀婉,艺术造诣较高,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针对“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部分)

到处是王孙公子,又有多少游冶的女子,他们常常携手同行。

释义

这句词描绘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王孙)与游妓之间频繁交往、亲密无间的场景,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生活风貌和风气。

赏析

这句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繁华都市中男女情感交流的画面,通过“王孙”与“游妓”的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往往携纤手”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男女间的亲密无间,也透露出一种轻浮与玩乐的气息,在晏几道的笔下,这种场景虽带有一定的批判意味,但更多的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创作背景

晏几道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都城开封,更是繁华异常,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晏几道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都市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包括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这首《鹧鸪天》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情感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