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2-14)诗词赏析10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二郎神·炎光谢》,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的意思及出处

《二郎神·炎光谢》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人在秋千下,笑将私语,暗传消息,共把琉璃,且倾琼蚁,对坐调笙,尘飞箫鼓,霜华满砌,送斜晖、此夜银河应共我、清光未舍,情更切,望中地远天遐。

人依约、西楼翠帘低亚,照野旌旗,边城鼓角,空惊寐、南飞乌鹊,人何在?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肠千结,泪溢紫罗袂。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夏日的暑气消退了,傍晚阵雨过后,尘土被轻轻洒湿,庭院刚刚被露水沾湿,冷风带来清爽,天空清澈如水,玉色的弯钩般的月儿远远挂在天边,一定是织女在感叹久别,暗中约定,驾着疾风乘坐的飞轮渡过银河,放眼远望,高空的流云暗暗地飘过银河,银河中的耿耿秋光向人间倾泻。

这七夕之夜,人们正享受欢聚的美好时光,要知道如此美景,是古今难得一见的无价之宝,闺中女子在秋千下施展着穿针乞巧的巧妙心思,她们暗暗传递着心中的情愫,共同把精美的琉璃杯和美酒向天上倾泻,她们相对而坐,调整着笙管,箫鼓齐奏,乐声飞扬,秋霜铺满了石阶,送走了夕阳,这七夕之夜,银河应该和我一样,舍不得这美好的月光,情感更加深切,极目远望,但见地远天阔。

所思念的人依稀可见,她正依约站在西楼,低垂着翠帘,边城的旌旗和鼓角声惊醒了南飞的乌鹊,所思之人现在在哪里?回想起当时,我们同铺着纹衾,共枕着粲枕,从未有过片刻的分离,我像丁令威那样,离家多年回来,故乡有多少令人伤心的地方啊,愁肠千结,泪湿罗衣。

释义

这首词以七夕为背景,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相会,寄托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词中既有对七夕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相思的哀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赏析

柳永的这首《二郎神·炎光谢》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七夕之夜的美丽与哀愁,词中通过“炎光谢”、“暮雨”、“玉钩遥挂”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词人通过“运巧思、穿针人在秋千下”等细节描写,展现了闺中女子在七夕之夜的欢乐与期待,这种欢乐很快就被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所取代,词人通过“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等词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孤独处境的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七夕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相思的哀愁,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柳永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才得以入仕,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描绘七夕之夜的美丽与哀愁,寄托了自己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词中也反映了词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这种情感共鸣使得这首词在历代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