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坐有文章公子,争吟唱、诗满花笺。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2-15)诗词赏析13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戚氏·晚秋天》,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坐有文章公子,争吟唱、诗满花笺。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戚氏·晚秋天

宋·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携手处,遍迹茸蒿,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坐有文章公子,争吟唱、诗满花笺,列笙歌鼎沸,灯火荧煌,笙歌鼎沸欢宴美,别有幽愁暗恨生,对此景,欲吟还止,愁近酒樽,未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晚秋时节,微雨洒落在庭院中的轩窗上,栏杆边的菊花已经稀疏,井边的梧桐叶也零乱不堪,还招惹着残留的烟雾,景象凄然,远望江关,只见飞云黯淡,夕阳朦胧,就像当年宋玉悲秋一样,我也因这临水与登山的景致而感伤,道路遥远,行人凄楚,疲倦地听着陇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败叶中蝉鸣声声,衰草里秋虫唧唧,相互呼应,喧闹不已。

孤馆中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地到了夜深人静之时,长天洁净,银河清浅,皓月皎洁,思绪绵绵不断,长夜漫漫,面对这景致,怎能忍心屈指计算,暗自回想从前,那时还未成名得利,常常在繁华的街道上、红楼里流连忘返,虚度了许多岁月。

京城的风光多么美好,当年携手同游的地方,如今已长满茸蒿,感叹这些年来四处漂泊的踪迹,为何如此长久地淹留他乡?想必佳人正在妆楼上凝望,多少次错认了归来的航舟,她们哪里知道,我正倚着栏杆,如此这般地凝愁!

在座的公子们都有文采,争相吟咏歌唱,诗句写满了花笺,笙歌鼎沸,灯火荧煌,欢宴美好,但在这美景之中,却暗藏着幽愁和怨恨,面对这景致,想要吟诗却又止住,愁绪靠近了酒樽,还未唱歌就先收敛了笑容,想要笑却又皱起了眉头,这情景最让人断肠。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晚秋时节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愁苦,词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坐有文章公子,争吟唱、诗满花笺”一句,描绘了宴会中公子们争相吟咏歌唱的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才情和风采。

赏析

这首词以晚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词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经历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词人通过“槛菊萧疏”、“井梧零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哀婉的基调,词人又通过“思绵绵”、“夜永对景”等语句,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愁苦,在宴会的描写中,词人通过“争吟唱、诗满花笺”等语句,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才情和风采,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晚年的孤独和愁苦,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才得以及第入仕,他的官职并不高,且常年在外地任职,与家人聚少离多,这首词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愁苦,词中也反映了柳永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坐有文章公子,争吟唱、诗满花笺。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