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东风吹落一庭花,手把新愁无写处。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17)诗词赏析14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东风吹落一庭花,手把新愁无写处。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东风吹落一庭花,手把新愁无写处(注:此句虽非直接出自《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但可视为对辛弃疾愁绪的一种意象化描述,用于辅助理解整首词的情感氛围。)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只好说“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释义

这首词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词的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下片写而今历尽沧桑,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全词构思新巧,语言平易浅近,感情真率浓郁,又极具概括力,意蓄层深,耐人寻味,堪称词中之珍品。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与“而今”两个时期的对比,表达了他对人生愁苦的深刻体验和无奈感慨,上片写少年时期,无忧无虑,不知愁为何物,却为了写新词而强说愁,这是一种天真无邪的愁;下片写如今饱经风霜,历尽沧桑,深知愁的滋味,却欲说还休,这是一种深沉复杂的愁,这种愁,既有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有对壮志难酬的悲愤,词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但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写了这首词,这首词以“愁”为核心,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无奈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东风吹落一庭花,手把新愁无写处。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