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最关情眼底飘零,不由人掌上奇擎。的释义

6个月前 (02-20)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浣溪沙·洞庭

最关情眼底飘零,不由人掌上奇擎。的释义

宋·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摇落日,白鸥数点过苍冥,最关情眼底飘零,不由人掌上奇擎。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因上书为岳飞辩冤,为秦桧所忌,诬陷下狱,秦桧死后,起为秘书郎,迁著作郎,转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任建康留守,兼知江宁府、两淮东路安抚使,孝宗即位后,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兼领建康留守,隆兴元年(1163年),为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府,因事免职,后起知抚州,移知筠州、荆州、潭州等地,皆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因病逝世,年仅三十八岁,其词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阔大而情调哀伤,多抒发爱国思想,亦有咏物、抒情之作,传世词集有《于湖词》。

译文

我走到潇湘的尽头,来到了洞庭湖,楚天的辽阔之处,有几座山峰青翠欲滴,傍晚时分,船上的旗子一动不动,湖面上的波浪也平静无波。

一湾红蓼在夕阳下摇曳,几只白鸥在苍茫的天空中飞过,眼前的景象最牵动我的情感,眼前的漂泊无依,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叹,就像被人捧在掌心的奇景一样,让人心生怜悯。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洞庭湖畔所见到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上片写词人泛舟洞庭湖,见到楚天辽阔、山峰青翠、湖面平静的美景;下片则通过红蓼、白鸥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词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上片“行尽潇湘到洞庭”一句,既点明了行程的终点,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归宿感。“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以广阔的楚天为背景,突出了几座青翠的山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下片则通过“红蓼一湾摇落日,白鸥数点过苍冥”两句,将自然景色与作者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红蓼的摇曳、白鸥的飞翔,都成为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寄托。“最关情眼底飘零,不由人掌上奇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张孝祥被贬谪或游历期间,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内心充满了漂泊无依的感慨,当他来到洞庭湖畔时,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同时也触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他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孝祥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最关情眼底飘零,不由人掌上奇擎。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