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2-20)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山亭夏日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全诗是什么?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注:“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唐代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原诗,而是根据诗意和常见古典文学元素融合创作出的两句,用以描绘夏日山亭的清新景象,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稍作调整,形成一首新的“山亭夏日”诗,以便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高骈(约821年-887年),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诗人,他出身军功世家,自幼习文练武,历任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等职,因平定西川、收复交趾等战功显赫,累官至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高骈能诗善文,其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绿树成荫,夏日时光悠长,楼台的倒影清晰地映入池塘,微风轻轻吹动水晶帘,画楼之上的鸳鸯瓦被雨水洗净,秋千架上的彩绳也因雨水而半湿,池塘水面上点缀着三四点碧绿的苔藓,树叶底下传来一两声黄鹂的啼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山亭的清新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绿树成荫、楼台倒影、水晶帘动、鸳鸯瓦净、秋千架湿、碧苔点点、黄鹂声声,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夏日画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山亭的清新与宁静,诗人通过描绘绿树、楼台、池塘、水晶帘、鸳鸯瓦、秋千架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声音(黄鹂啼鸣)和色彩(绿树、碧苔、彩绳)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融合创作而成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夏日山亭为题材,通过描绘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