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绛纱笼烛影摇红,艳歌起韵梁尘动。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2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夜宴观舞

绛纱笼烛影摇红,艳歌起韵梁尘动。出自哪首诗?

唐·卢照邻

绛纱笼烛影摇红,艳歌起韵梁尘动。

舞裙飘忽过花丛,飞燕双双似梦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其作品辞藻富赡,内容广阔,意境新奇,风格雄浑奔放,富有浪漫气息,但因仕途不顺,晚年身患顽疾,不堪其苦,遂自投颍水而死。

译文

红色的纱帐笼罩着摇曳的烛光,映出一片红艳艳的光影;美妙的歌声响起,其韵律之美,仿佛能让屋梁上的灰尘都随之颤动,舞者的裙摆轻盈地飘过花丛,如同梦中飞翔的燕子,成双成对,美不胜收。

释义

绛纱笼烛影摇红:形容宴会中红色纱帐内烛光摇曳,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艳歌起韵梁尘动: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歌声之美,连梁上的灰尘都为之震动,形容音乐与歌声的感染力极强。

舞裙飘忽过花丛:描绘舞者轻盈的身姿,如同花朵间飘忽的裙摆,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飞燕双双似梦中:以飞燕比喻舞者,形容其舞姿之轻盈、之梦幻,如同梦中的燕子一般。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夜宴的奢华与欢乐,通过“绛纱笼烛影摇红”与“艳歌起韵梁尘动”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宴会现场的视觉与听觉享受,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而“舞裙飘忽过花丛,飞燕双双似梦中”则进一步通过舞者的形象,将宴会的欢乐推向高潮,展现了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对美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卢照邻生活在初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风气开放、文学艺术繁荣的时代,唐代夜宴文化盛行,贵族与文人墨客常举办宴会,以诗酒歌舞为乐,这首诗很可能是卢照邻在一次夜宴中的即兴之作,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繁荣与文化的昌盛。

“绛纱笼烛影摇红,艳歌起韵梁尘动。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