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你道是成家大宝,怎想是取命官符。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2-2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你道是成家大宝,怎想是取命官符。的意思及出处

叹世

元·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折挫英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贪逸堕庸。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人之云亡胡不归欤?

东逝水,叶落纷纷,正是离人泪。

昨日春来,今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

不恁么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耶?知他是晋耶?

君不见:昔日长安红日斜,

你道是成家大宝,怎想是取命官符。

君不见:昔日咸阳百二河,

翻做了衰草牛羊野!

君不见:易水萧萧西风冷,

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作者及朝代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作者简介

马致远早年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初-1297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至泰定元年(1324)间,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译文

你(世人)都说那是成就家业的大宝贝(指功名富贵),又怎会想到它其实是夺取生命的官符呢?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富贵的深刻批判和讽刺,世人往往将功名富贵视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但诗人却指出,这些看似宝贵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夺人性命的“官符”,即带来灾祸的根源。

赏析

这句诗以强烈的对比和讽刺手法,揭示了世俗功名富贵的虚幻和危害性,诗人通过“成家大宝”与“取命官符”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功名富贵与生命安全的对立关系,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批判态度,也增强了诗句的震撼力和说服力,诗人还通过“你道”与“怎想”的设问方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功名富贵的本质和价值,进一步强化了诗句的讽刺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叹世》诗是马致远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的背景下,诗人对世俗功名富贵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和批判,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诗词原文中包含了“你道是成家大宝,怎想是取命官符”这句诗,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句诗展开,为了更准确地解析这句诗,我将其从整首诗中单独提取出来进行了赏析和解读,由于整首诗较长且内容复杂,我在上述解析中主要围绕这句诗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你道是成家大宝,怎想是取命官符。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