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但愿长生人不老,更祈遐算寿千年。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2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长寿乐·南昌生日

但愿长生人不老,更祈遐算寿千年。出自哪首诗?

宋·李清照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阃,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龄比寿。

后添祝词

人间事,何足道,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但愿长生人不老,更祈遐算寿千年。

作者及朝代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译文

(主要翻译后添祝词部分)

人世间的事情,哪里值得去细细说道呢?只愿每年的今夜,月亮和人都能团团圆圆、清清白白,但愿长生不老的人永远年轻,更祈求寿命长达千年之久。

释义

这首词的后添祝词部分,表达了词人对长寿和团圆的深切祝愿。“但愿长生人不老,更祈遐算寿千年”两句,直接抒发了对长寿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人对生命永恒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长寿乐》是李清照为某贵妇祝寿之词,其中后添祝词部分更是直接点明了祝寿的主题,表达了对长寿和永恒的向往,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婉,将祝寿之情表达得真挚而动人,这两句祝词,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珍视,也展现了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词人的艺术风格。

“但愿长生人不老”一句,以“长生人”为喻,寄托了对青春永驻、生命不老的美好愿望,而“更祈遐算寿千年”一句,则进一步将这一愿望推向极致,祈求寿命长达千年之久,体现了古人对生命永恒和长寿的极致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长寿乐》是李清照为某贵妇祝寿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从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中,祝寿活动十分盛行,而李清照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自然也被邀请为贵妇祝寿,在创作这首词时,李清照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祝寿习俗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生命和幸福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词,她不仅表达了对贵妇的祝福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生命永恒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愿长生人不老,更祈遐算寿千年。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