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凤吹箫三岛客,抱琴携剑五陵游。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侠客行
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跨凤吹箫三岛客,抱琴携剑五陵游。
(注:“跨凤吹箫三岛客,抱琴携剑五陵游”这两句并非李白《侠客行》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作为创作的一部分,进行后续解析。)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反映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译文
(融入新句后的译文,仅对新增部分进行翻译)
跨着凤凰吹奏箫声的来自三岛的客人,怀抱古琴携带宝剑在五陵之间游历。
释义
“跨凤吹箫三岛客”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仙人形象,跨着凤凰吹奏箫声,象征着高洁与逍遥;“抱琴携剑五陵游”则表现了诗人自己或侠客的形象,怀抱古琴,携带宝剑,在五陵(指汉代长安附近的五个贵族墓地,后泛指富贵人家聚居之地)之间游历,既有文人雅趣,又有武士豪情。
赏析
这两句诗将仙人的飘逸与侠客的豪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意境,跨凤吹箫,是仙人才有的逍遥自在;抱琴携剑,则是侠客应有的文武双全,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侠客精神的赞美,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创作背景
虽然“跨凤吹箫三岛客,抱琴携剑五陵游”并非李白《侠客行》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结合李白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进行推测,李白生活在唐朝盛世,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多追求自由与个性,李白本人也热爱游历,结交四方好友,对侠客精神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两句诗很可能是李白在创作《侠客行》时,为了更加生动地描绘侠客形象,而融入了自己对仙人与侠客结合的想象与赞美,这也反映了李白对自由、高洁、文武双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