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地狱由人造,古人不肯分明道。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注: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题目要求添加)
天堂地狱由人造,古人不肯分明道。
作者及朝代
贾岛,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贾岛诗在晚唐形成独特派别,影响颇大,长于五言律诗,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有《贾岛集》。
作者简介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他一生以作诗为乐,对诗句的锤炼达到了极致,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贾岛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和荒凉凄苦之境,表现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译文
(原诗部分)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地敲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移来石头惊动了云根,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再聚会。
(附加句)
天堂和地狱都是由人自己造成的,古人却不肯明确地说出来。
释义
原诗主要描写了诗人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以及诗人对这里的喜爱和留恋之情,附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看法,认为人的命运和境遇是由自己造成的,而不是由外界决定的。
赏析
这首诗以“题李凝幽居”为题,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氛围,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句,以动衬静,写出了幽居环境的宁静和神秘,诗人也通过“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等句,表达了自己对这里的留恋和不舍之情。
附加句“天堂地狱由人造,古人不肯分明道”则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人认为人的命运和境遇是由自己造成的,而不是由外界决定的,这种看法体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深刻见解,也启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览李凝的幽居时所作,李凝是贾岛的朋友,他的幽居环境幽静雅致,给贾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贾岛便写下了这首诗来描绘这里的环境和氛围,并表达了自己对这里的喜爱和留恋之情,附加句“天堂地狱由人造,古人不肯分明道”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