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尘世,人斗取,蜗名蝇利待何如?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嗟尘世,人斗取,蜗名蝇利待何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注:最后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并非苏轼原句,但为贴合关键词“嗟尘世,人斗取,蜗名蝇利待何如?”的意境,此处稍作引申,以展现完整思想,在正式解析时,将主要围绕苏轼原句进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文赋均有很高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世间万事都是命中注定,谁强谁弱又何必太在意,趁着现在还没有老去,不如放浪形骸,尽情享受这份难得的疏狂,人生百年,就算天天醉生梦死,又能怎样?
想想看,人生能有多少时间,不是被忧愁风雨所占据,又何必去争长论短呢?幸好还有清风明月可以陪伴,青苔做席,白云为幕,生活多么惬意,江南是个好地方,有千钟美酒可以享用,一曲《满庭芳》足以让人陶醉。
唉,可叹这尘世之中,人们为了那微不足道的名利而争斗不休,这又何必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词中“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微不足道的名利而忙碌奔波的愚蠢行为,“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则暗示了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观和超脱的处世哲学,词中通过对名利、命运、自然美景等元素的描绘和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词风豪放而不失细腻,语言生动而富有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面对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磨难,苏轼并没有消沉沮丧,而是以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高尚品质,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