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七情宝剑光寒,避三尸午夜更残。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断情剑
唐·无名氏
断七情宝剑光寒,避三尸午夜更残。
心若冰清情自绝,身如松柏志犹坚。
作者简介
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大量杰出诗人和作品,但也有一些佳作因流传过程中的信息缺失而未能留下作者姓名,这些作品同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译文
斩断七情六欲的宝剑闪烁着寒冷的光芒,为了避开内心的三种恶念(贪、嗔、痴),直到午夜更鼓敲尽,内心如同冰雪般清冷纯净,情感自然断绝;身体则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志向坚定。
释义
“断七情宝剑光寒”描绘了主人公以剑断情,决心割舍世间情感的决绝与冷酷;“避三尸午夜更残”则暗示了主人公在深夜时分,通过修行或冥想等方式,努力克服内心的邪恶欲望和杂念。“心若冰清情自绝,身如松柏志犹坚”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坚韧,以及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剑为喻,表达了主人公对情感的决绝割舍和对内心修养的极致追求,诗中“宝剑光寒”与“午夜更残”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与主人公内心的清冷与坚韧相呼应。“心若冰清”与“身如松柏”的比喻,既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高远,又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知晓,但结合唐代社会背景和诗歌发展特点,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于内心修养和情感控制的重视,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内心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士人开始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通过修行、冥想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首诗正是对这种内心追求的一种艺术表达,它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意境营造和哲理表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