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叹世事争头鼓脑,笑公门屈脊低腰。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23)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叹世

叹世事争头鼓脑,笑公门屈脊低腰。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叹世事争头鼓脑,笑公门屈脊低腰。

山林下结草为标,溪水边诛茅盖屋。

书中富贵,几时成好?镜里容颜,日夜衰枯。

浮生闲日少,尘世苦年多。

休得争名夺利,休得贪财恋色。

翻覆雨云难定,萦牵世事如毛。

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他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初-1297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至泰定元年(1324)间。

译文

我在竹林中游玩,在游亭中休憩,度过了半生的蹉跎岁月,小屋在竹林中显得小巧玲珑,我有一个池塘,清醒时吹渔笛,醉酒后唱渔歌,严子陵大概会笑话我,孟光台我却打算效仿他,笑我如何在这广阔的江湖中,也躲避着风波。

感叹世人为名利争得头破血流,嘲笑那些为了进入官府而卑躬屈膝的人,我在山林下结草为标,在溪水边盖起茅屋,书中的富贵,几时能成真?镜中的容颜,日夜在衰老,浮生的闲暇日子太少,尘世的苦难岁月太多,不要争名夺利,不要贪财恋色,世事如云翻覆难定,世事纷扰如毛,罢了罢了,明日的黄花连蝴蝶也会感到忧愁。

释义

这首《叹世》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山林与公门、闲适与忙碌、自由与束缚,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散曲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半生的游历和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通过对比和讽刺,揭示了世俗社会的虚伪和名利场的险恶。

“叹世事争头鼓脑,笑公门屈脊低腰”一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概括了世俗社会的竞争和官场中的卑躬屈膝,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鄙视和嘲笑,而“山林下结草为标,溪水边诛茅盖屋”则展现了作者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充满了宁静和自由。

创作背景

这首散曲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马致远的个人经历有关,他年轻时曾热衷于求取功名,但仕途并不顺利,在经历了官场的险恶和世俗的虚伪后,他逐渐对名利产生了厌倦和反感,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追求自由和宁静的生活,这首散曲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元代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这也为作者提供了创作这首散曲的社会背景。

“叹世事争头鼓脑,笑公门屈脊低腰。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