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梅竹无言成闷赏,心情怀恨入愁乡。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2-24)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夜愁曲

梅竹无言成闷赏,心情怀恨入愁乡。出自哪首诗?

唐·李群玉

月落乌啼云雨散,

游童陌上拾花钿。

梅竹无言成闷赏,

心情怀恨入愁乡。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诗才著称,尤其擅长近体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丰富,李群玉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与杜牧、许浑等人有交往,但一生仕途不顺,多以游历和隐居为主,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译文

月亮落下,乌鸦啼叫,云雨消散,

孩童们在路上捡拾着落花和首饰碎片。

梅花与竹子默默无语,成了我独自欣赏的风景,

心中满怀怨恨,走进了忧愁的境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雨后的景象,月落乌啼,云雨初歇,游童在街头巷尾捡拾落花和首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诗人以梅竹自喻,它们虽无言却成了他心中的闷赏,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心情怀恨入愁乡”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怨恨,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孤独,首句“月落乌啼云雨散”以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游童陌上拾花钿”通过孩童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冷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人理解,后两句“梅竹无言成闷赏,心情怀恨入愁乡”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以梅竹自喻,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因怀恨而陷入愁苦的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仕途不顺、隐居山林期间,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李群玉也不例外,他一生仕途坎坷,多以游历和隐居为主,对社会的现实有着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与愁苦,以梅竹自喻,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

“梅竹无言成闷赏,心情怀恨入愁乡。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