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袒牵羊的成语解释
肉袒牵羊的成语解释是指古代战败国国君或臣子,为表示投降、请罪,脱去上衣,裸露上身,牵着羊向胜者投降的一种仪式,象征着臣服和乞求宽恕的卑微姿态,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投降礼仪。
1、肉袒牵羊的释义:
肉袒牵羊,是一个古代成语,意指脱去上衣,裸露上身,牵着羊作为礼物,表示投降或求和的诚意与卑微姿态,这是一种古代战争中战败方向战胜方表示臣服和乞和的仪式。
2、肉袒牵羊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若其不讨,敢不奉命。’”描述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向楚国投降时的情景。
3、肉袒牵羊的例句:
在描述古代战争或历史事件中,可以这样使用:“面对强大的敌军,小国君主不得不选择肉袒牵羊,以求得国家的安宁。”
4、肉袒牵羊的分解解释:
- 肉袒:指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表示恭敬、卑微或投降的姿态。
- 牵羊:牵着羊作为礼物,羊在古代常被视为和平与富饶的象征,牵羊表示愿意献上一切,以求和平。
5、肉袒牵羊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肉袒牵羊通常用于形容一方在面临强大对手时,为了求和或避免更大的损失,采取的一种极端卑微的投降姿态,它带有强烈的历史和文化色彩,常用于历史叙述或文学作品中。
6、肉袒牵羊的示例:
在历史故事中,当一个国家或部落被另一个更强大的势力征服时,为了保存自身,可能会选择肉袒牵羊的方式来表达臣服和求和的意愿,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战败方的无奈与屈辱,也展示了战胜方的威严与力量。
7、肉袒牵羊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俯首称臣(指低头认罪,表示完全服从对方的统治或命令)、屈膝投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屈服)。
- 反义词:誓死抵抗(表示坚决不向敌人屈服,用生命进行抵抗)、宁死不屈(形容在强大的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肉袒牵羊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投降仪式,也深刻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强大对手时的无奈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