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倒载的解释
山公倒载是指晋代山简醉酒后倒戴帽子、敞衣露怀的样子,形容人醉态可掬或放浪形骸的样子。这一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任诞》中对山简醉酒形态的描绘,后用来形容人饮酒过量后的失态或豪放不羁的行为举止。
1、山公倒载的释义:
山公倒载是一个成语,形容醉酒后失去常态,躺倒在车上的样子,常用来比喻人饮酒过量,醉态百出,失去自控能力。
2、山公倒载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任诞》,原文记载的是山简(字季伦,时人称为“山公”)醉酒后,由随从用车载回,他倒卧在车上,任随车子颠簸而不觉,表现出极度醉酒的状态。
3、山公倒载的例句:
昨晚他喝得酩酊大醉,最后被朋友们山公倒载地送回了家。
4、山公倒载的分解解释:
- 山公:指山简,魏晋时期名士,因其好酒而著称。
- 倒载:指倒卧在车上,形容醉酒后的状态。
5、山公倒载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人因饮酒过量而失去常态的情景,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强调饮酒过度的不良后果,在句子中多用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醉态。
6、山公倒载的示例:
示例一:他每次聚会都喝得山公倒载,让人担心不已。
示例二:看他那山公倒载的样子,就知道昨晚又喝多了。
7、山公倒载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烂醉如泥、酩酊大醉,都形容人饮酒过量后的状态。
- 反义词:滴酒不沾、清醒自持,形容人不饮酒或饮酒后能保持清醒和自控。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全面理解“山公倒载”这一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