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 > 成语 > 正文内容

善始令终的释义

5个月前 (02-26)成语10
善始令终的释义是指做事情要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强调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认真对待,确保整个过程都能顺利且圆满地完成,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体现了一种做事有始有终、认真负责的态度。

1、善始令终的释义

善始令终的释义

善始令终是一个成语,意指做事情要有好的开始,也要有好的结束,即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做得妥善、圆满,它强调了事情全过程的完美性和连贯性。

2、善始令终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俊民以用;蛮夷率服。’此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夫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岂曰难哉?岂曰莫知也哉?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可谓光明矣,又曰:‘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子张曰:‘仕不学,则学不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人之所欲,莫烈于生;生之莫害,莫甚于情;情之所累,莫甚于私;私之所生,莫甚于欲,欲不可纵,情不可肆,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所爱,莫甚于妻子;妻子所爱,莫甚于父母;父母所爱,莫甚于子孙;子孙所爱,莫甚于祭祀之礼,祭祀之礼,所以追养继孝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为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其中虽未直接出现“善始令终”四字连用,但整体思想强调了做事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的道理,后世据此提炼出“善始令终”这一成语,但需注意,现代多认为“善始令终”直接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其用命也,克赏于祖;其不用命也,戮施于社,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将善终。”不过,《礼记》作为儒家经典,对后世成语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因此两种说法都有其依据。

3、善始令终的例句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令终,不能半途而废。

4、善始令终的分解解释

- 善始:指事情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 令终:指事情能够圆满结束,令人满意。

5、善始令终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从开始到结束都做得很好,没有瑕疵。

“善始令终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草长莺飞的成语解释

草长莺飞的成语解释

草长莺飞的成语解释摘要:草长莺飞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春天的景象,意思是春天的草木茂盛生长,黄莺飞舞,用来描绘春天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常用来表达人们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1、草长莺飞的释义: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的景象,草木茂盛生长,黄莺飞舞鸣叫,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它常...

层出不穷的成语解释

层出不穷的成语解释

层出不穷的摘要:该成语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常用于描述某种现象、问题或创意等不断涌现,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无法尽数。它体现了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暗示了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无限可能性。1、层出不穷的释义: 层出不穷意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常用来形容事物或现象种类繁多,不断涌现,无法一...

巢毁卵破的成语解释

巢毁卵破的成语解释

"巢毁卵破"的成语解释是指鸟巢被毁,卵也会被打碎,比喻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或基础,相关的事物或人也将难以幸免,通常用来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整体崩溃的严重后果。1、巢毁卵破的释义:巢毁卵破是一个成语,意指鸟巢被毁,里面的鸟蛋也会被打碎,比喻一旦整体遭到破坏,其中的个体也难以幸免,强调整体与...

臣门如市的释义

臣门如市的释义

臣门如市的摘要:该成语意指臣子家中访客众多,门庭若市,常用来形容来客很多,非常繁忙的景象,有时也用于讽刺某些官员借权势广纳贿赂,家中访客络绎不绝,门庭热闹如同市场一般。1、臣门如市的释义: 臣门如市是一个成语,形容来客很多,非常热闹,就像市场一样,通常用来比喻某个大臣或权贵之家门庭若市,访客络绎...

成败得失的成语解释

成败得失的成语解释

成败得失的成语解释摘要:该成语意指成功或失败,得到或失去的各种情况和结果,常用于形容人们在事业、生活等方面所经历的不同境遇和结果,既包含了成功的经验和收获的喜悦,也涵盖了失败的教训和失去的遗憾。1、成败得失的释义: 成败得失是一个联合式成语,意指成功或失败,得到或失去的各种情况,它用来概括人们在...

成人之美的解释

成人之美的解释

成人之美指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是一种道德行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支持,通过积极的行为促进他人的成长、幸福或成功,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1、成人之美的释义: 成人之美,意指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他人实现美好的愿望,它体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即在看到他人有正当的追求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