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2-26)诗词赏析17

这首诗句“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出自哪首诗?

原文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里行。

胡沙漫漫风萧萧,黄河滚滚波滔滔。

秦娥敛容下鞍马,倚树傍溪临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缕,半啼半笑骂春风。

秦娥东望思秦云,心随明月到龙门。

黄金百万尽人输,红妆宝镜谁家鬓。

云髻峨峨高一尺,谁家年少来攀折。

妾身生长本寒微,自嫁黔娄百事乖。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去年今日到城郭,万人争看綵楼高。

城中甲第连云起,丞相车舆上九天。

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风前月下谁家宴,锦里开芳宴未阑。

鸳鸯瓦上霜华重,翡翠帘边水影寒。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

秦娥梦断秦楼月,秦地天明汉水空。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此段译文为全诗大意,重点翻译了您所询问的两句)

中和癸卯年的春天三月,洛阳城外繁花如雪,四处道路上空无一人,绿杨树下香尘已灭,路旁忽然看见如花似玉的女子,独自走向绿杨树荫里行走,胡地的风沙漫天,风声萧萧,黄河波涛滚滚,秦地的妇女收起容颜下了鞍马,倚着树旁的小溪边站立,她素手在青条上系着红缕,半啼半笑地骂着春风,秦娥向东望着思念着秦地的云彩,心随着明月飞到了龙门,黄金百万都被人们输尽,红妆宝镜不知落在谁家的发鬓上,高耸的发髻有一尺高,哪家的少年来攀折呢?我出身贫寒卑微,自从嫁给黔娄后百事不顺,即使是深山更深处,也无法逃避征徭,去年今日来到城郭,万人争看高楼彩楼,城中豪华的宅第连云而起,丞相的车舆直上九天,笙歌鼎沸在南湖荡漾,今夜暂且不回画舫,风前月下是谁家的宴会,锦里的芳宴还未结束,鸳鸯瓦上霜华重重,翡翠帘边水影寒冷,山河在春天的云外隐约可见,城阙在早晨的树丛中参差不齐,秦娥在梦中断绝了秦楼的月色,秦地的天明时汉水却空流。

释义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山河在春云之外隐约可见,城中的宫殿楼阁在早晨的树丛中参差不齐地显露出来,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赞美之情。

赏析

韦庄的《秦妇吟》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秦地妇女的视角,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寓含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造成的破坏的感慨,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将人文景观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

创作背景

《秦妇吟》创作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当时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韦庄因应试正留在城中,目睹了这场大动乱,在兵荒马乱中他逃到了洛阳,写了长诗《秦妇吟》,由于该诗反映了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韦庄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深刻表达。

是对韦庄《秦妇吟》中“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两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解析。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