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26)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落花

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其二

深处最怜莺蹂践,愁边恰似晓珠擎。

还防不逐流水去,更见幽期死可贞。

(注:您提到的“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并非完整出自某一首,而是融合了李商隐《落花》组诗中的意境,尤其是第一句直接出自第二首的前半句,而“懒时先被蝶侵凌”则是对整体意境的一种引申或想象性补充,非原句,为便于解析,这里以《落花》组诗为基础进行阐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以第一首为主,结合第二句意境)

高楼上客人已经离去,小园中落花随风纷飞,花瓣参差不齐地落在曲折的小路上,远远地送走了落日的余晖,心中悲痛不忍将落花扫去,望眼欲穿仍希望花儿能重新归来,芳心随着春天的消逝而破碎,最终得到的只是满衣的泪水。

(第二句意境补充)

在那落花深处,最让人怜惜的是它们被黄莺践踏,愁绪满怀时,又好似清晨的露珠被轻轻托起,还担心它们不能随着流水远去,更见它们坚守着那份幽约,至死不渝。

释义

这组诗通过描绘落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婉之情,以及对坚贞不渝情感的赞美,诗中“高阁客竟去”暗示了人世的离别,“小园花乱飞”则直接描绘了落花的凄美景象,而“深处最怜莺蹂践”等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怜与坚守的主题。

赏析

李商隐的这组《落花》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诗人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凄美,更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诗中“肠断不忍扫”、“眼穿仍欲归”等句,情感真挚,动人心弦,而“深处最怜莺蹂践”等句,则通过象征和隐喻,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蕴。

创作背景

这组《落花》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人,李商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个人命运也多舛,他可能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通过这组诗来抒发自己的哀婉之情和对坚贞不渝情感的赞美,这组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不满和无奈。

“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