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的解释

5个月前 (02-26)诗词赏析8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徐铉的《中秋月直禁苑》,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的解释

中秋月直禁苑

唐·徐铉

秋景今宵半,天高月倍明。

银轮飞盖转,桂魄宝光盈。

玉露泠泠滴,金波潋潋生。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

仙娥进绮绣,花下奏新声。

乐此良宵会,殷勤奉九卿。

作者简介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南唐时,累官至吏部尚书、知政事,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北宋灭南唐后,降宋,任太子率更令、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二年(991年),病逝,年七十六,赠吏部尚书,徐铉擅长诗文,精小学,与弟徐锴并有文名,世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并称“韩徐”,与江文蔚并称“江徐”,其文辞藻华丽,有《骑省集》等传世。

译文

今晚的秋景正好是半夜,天空高远月亮格外明亮,银色的车轮(指月亮)在空中转动,桂树的影子映出宝光盈盈,玉露冷冷地滴落,金色的波纹潋滟而生,我愁苦地看着月亮的光晕渐渐低沉,举杯祝愿能踏遍这清辉,仙女们进献着华丽的锦绣,在花下奏响新的乐曲,享受这美好的夜晚聚会,我殷勤地侍奉着九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亮的明亮、银轮的转动、桂魄的宝光、玉露的滴落以及金波的潋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月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和祥和,诗人以“秋景今宵半,天高月倍明”开篇,点明了时间和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人通过“银轮飞盖转,桂魄宝光盈”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明亮和美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之中,诗人也通过“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等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中秋之夜,于禁苑中赏月时所作,当时,徐铉作为南唐的官员,虽然身处乱世,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中秋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他独自在禁苑中赏月,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写下了这首《中秋月直禁苑》,以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也反映了徐铉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

就是对徐铉《中秋月直禁苑》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解析,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