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2-27)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出塞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出自哪首诗?

唐·虞世南

北陆苍茫河海凝,南山阑干昼夜冰。

素彩峨峨明月升,清光冷浸玉壶凝。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问匈奴借马还。

作者及朝代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

作者简介

虞世南出身于世家大族,自幼聪敏好学,博闻强识,仕于隋,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灭后,被唐太宗李世民引为文学馆学士,迁中书舍人,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封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唐太宗敬重,去世后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虞世南的书法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

译文

北方的原野在寒冷的季节里苍茫一片,河海都仿佛凝固了;南面的山峦上,栏杆般的山脊昼夜都被冰雪覆盖,明亮的月亮升起,素洁的色彩巍峨壮观,清冷的月光浸透了如玉壶般凝冻的夜空,战鼓和号角在霜白的原野上远远响起,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旌旗高高飘扬,正对着寒冷的雪峰,如今汉朝的天子英明神武,不再向匈奴借马来增强自己的军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寒冷景象和军队的威武气势,同时表达了唐朝国力的强盛和天子的英明,首联和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严寒和壮丽;颈联则通过鼓角、旌旗等军事元素的描绘,突出了军队的威武和士气的高昂;尾联则直接点明了唐朝天子的神武和国家的强盛。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边疆景象时,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军事元素,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气势,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唐朝国力的强盛和天子的英明,如“北陆苍茫河海凝”与“南山阑干昼夜冰”的对比,突出了边疆的严寒和荒凉;“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则通过鼓角、旌旗等军事元素的描绘,象征了军队的威武和士气的高昂,尾联“汉家天子今神武,不问匈奴借马还”则直接点明了唐朝天子的神武和国家的强盛,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朝初期,当时唐朝国力逐渐强盛,边疆地区也相对稳定,诗人虞世南作为唐朝的官员和文学家,对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英明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他通过描绘边疆景象和军队威武气势的方式,来表达对唐朝国力和天子神武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可能与当时的边疆政策或军事行动有关,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已难以考证。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