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眷君陈久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2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归朝歌

天眷君陈久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天眷君陈久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

金瓯屡失黄图缺,玉斧曾挥白露空。

北望神州路杳杳,南来海国梦濛濛。

只今谁扈豳风曲,月满前山唱大同。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罢黜,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和词人之一,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温婉细腻之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上天眷顾的君子陈久(此处可能代指某位具体人物或泛指忠臣)长久地留在东方,当他归朝时,人们都期待他能担任大司空(古代高级官职)这样的要职,国家多次失去疆土,版图残缺不全,皇帝也曾挥动玉斧,无奈地看着国土沦丧,向北遥望神州大地,道路遥远而渺茫,向南而来,海国(可能指南方边疆或海外)之梦也显得朦胧不清,还有谁能伴随着《豳风》的曲调,在月满前山之时,高唱那大同的理想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忠臣归朝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破碎、疆土沦丧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渴望,诗中“天眷君陈”象征忠臣的德才兼备,“归朝人看大司空”则寄托了人们对忠臣能担当重任、挽救国家危亡的期望,现实却是“金瓯屡失黄图缺”,国家四分五裂,诗人通过“北望神州路杳杳,南来海国梦濛濛”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以“只今谁扈豳风曲,月满前山唱大同”作为结尾,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强敌侵扰,内有政治腐败,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刘克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之危亡,人民之疾苦,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期望,通过描绘一位忠臣归朝的情景,诗人既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期待,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天眷君陈久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