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此句虽非原诗内容,但按题目要求加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在僧寺中度过,因此诗作中常带有禅意和淡泊之情,贾岛对诗句的锤炼极为讲究,有“推敲”的典故流传于世,即他曾在月夜访友时,因斟酌“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哪个更好,而无意中冲撞了大官韩愈,最终得到韩愈的赏识和指点。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野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敲着寺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且离去,但不久还会回来,我们约定的日期不会失约。
(附加句)
即便是技艺高超的画师也应该放下画笔,更何况是没有名家的画作可以流传呢。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极高评价,认为这样的景致即便是画家也难以完全捕捉和传达,更别提没有名家的画作能够流传下来了。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李凝幽居的幽静、荒凉、神秘和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以其生动的画面感和深远的意境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美景的不可复制性和难以言传性,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诗人被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自然风光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可能是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对画家难以完全捕捉和传达这种美景的感慨和反思。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这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将其加入后,不仅丰富了整首诗的内涵和意境,也更好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