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竟懒过高坐寺,未能全让法云师。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游高坐寺
宋·释绍嵩
古寺深藏万木中,
钟声忽断暮云空。
必竟懒过高坐寺,
未能全让法云师。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寺庙之景,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佛家禅理的深刻体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古老的寺庙深深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之中,
傍晚时分,钟声突然断绝,只留下空旷的暮云缭绕。
我终究还是懒惰,没有真正攀登到高坐寺的最高处,
在这方面,我未能完全胜过法云师(此处可能指某位高僧或诗人自谦之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高坐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点出寺庙的幽静与深藏,次句以钟声断绝、暮云空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未能完全领略寺庙之美的遗憾,以及对某位高僧(法云师)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幽静深邃的寺庙图景,诗人通过“古寺深藏”、“钟声忽断”等意象,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而神秘的寺庙之中,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未能完全领略寺庙之美的遗憾,这种遗憾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错过,更是对佛家禅理领悟不足的自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可以推测,释绍嵩在游览高坐寺时,被其幽静深邃的景色所吸引,同时也在内心深处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生、自然与佛法的深刻对话,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高坐寺美景的赞美,更表达了对佛家禅理的深刻体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创作过程中,释绍嵩可能借鉴了前人的山水诗和禅诗传统,同时融入了自己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从而创作出这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