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 > 成语 > 正文内容

赘食太仓的成语解释

5个月前 (02-27)成语7
赘食太仓是指无用之人或无能之辈白白消耗国家的钱财资源,就像多余的饭食堆积在国家的粮仓里一样。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占着职位却不干事,或者能力低下却消耗大量资源的人。

1、赘食太仓的释义

赘食太仓的成语解释

赘食太仓是一个成语,意指无用的食客白白消耗国家的粮食。“赘食”意为多余的食客,不劳而获地吃饭;“太仓”则指国家的大粮仓,象征国家的粮食储备,整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对国家没有实际贡献,却消耗国家资源的人。

2、赘食太仓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食货志上》:“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此为政之要,而今之议者皆曰不然,且曰:方今豪杰并争,务在游军,羌胡未灭,臣为忧之,虽忧之,将奈之何?夫以天下之计,莫若垦草殖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民转徙为奸宄者也,今民入官,官长不能御;今民或为商贾,或为贳贷,以事耳目口鼻,而百姓离农,事诸不急,末作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此又政之要也,今令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危,危者不救,故曰:‘上无乏用,下无饥民,则可为长久。’今欲使民务农,在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与秉爵之家,优复之士,以千数,此中民所以奔走而奉上者也,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此世之所以乐战方从外入而内自为备者也,故先王之政,宜民者必务农;富国者必广粟;征敌者必先行货;善将者必先抚士,以武为剥,以文为种,以暴为耕,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武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此为政之要,而议者常曰不可,岂乐其亟亡哉!将以为利也,夫以庶几之阙,而欲正万民之淫利,此犹抵石塞流,以救决河也,使民以粟为赏罚,此其所以劝农之本也,今宜罢三辅郡、太常官、内郡戍卒,减省大官、导官、郡国吏卒,省徭赋,勿收农民租,以均给天下,而用度足,民归于农,可得而劳也;士安于政,可得而事也,今不夺民时,而徒禁其末作,不可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此为政

“赘食太仓的成语解释” 的相关文章

参差不齐的释义

参差不齐的释义

参差不齐的释义是指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的情况,通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异较大,如参差不齐的树木、参差不齐的成绩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能力、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1、参差不齐的释义: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意指长短、高低不齐,形容事物的状态或人的能力、水平等存在明...

层出不穷的成语解释

层出不穷的成语解释

层出不穷的摘要:该成语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常用于描述某种现象、问题或创意等不断涌现,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无法尽数。它体现了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暗示了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无限可能性。1、层出不穷的释义: 层出不穷意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常用来形容事物或现象种类繁多,不断涌现,无法一...

插翅难飞的成语解释

插翅难飞的成语解释

插翅难飞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插上翅膀也难以飞走,常用来比喻陷入困境或受到严密监视,无法逃脱或摆脱某种不利局面。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端困难或无法自救的境地。1、插翅难飞的释义: 插翅难飞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或事物被紧紧束缚或陷入困境,即使有翅膀也难以飞走,比喻逃脱不了困境或无法摆脱某种...

长安道上的解释

长安道上的解释

"长安道上的解释"可能指的是对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城周边道路及其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等方面的阐释。摘要如下:长安道上的解释涉及该地区的道路网络、历史典故、文化象征及在现代的传承,展现了长安作为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1、长安道上的释义: “长安道上”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都城长安(今西安)的主要道路,...

巢毁卵破的成语解释

巢毁卵破的成语解释

"巢毁卵破"的成语解释是指鸟巢被毁,卵也会被打碎,比喻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或基础,相关的事物或人也将难以幸免,通常用来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整体崩溃的严重后果。1、巢毁卵破的释义:巢毁卵破是一个成语,意指鸟巢被毁,里面的鸟蛋也会被打碎,比喻一旦整体遭到破坏,其中的个体也难以幸免,强调整体与...

沉博绝丽的成语解释

沉博绝丽的成语解释

沉博绝丽的成语解释指的是文章、言辞等深刻而广博,且文辞华丽精美到极点的意思。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诗词歌赋或演讲言辞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1、沉博绝丽的释义: 沉博绝丽形容文章、辞藻深沉广博,极其华丽。“沉”指内容深刻、有深度;“博”指知识广博、涵盖面广;“绝丽”则指文采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