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2-28)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骊山有感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出自哪首诗?

唐·李约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作者简介

李约,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存博,一字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宰相李绛之子,以门荫入仕,官至兵部员外郎,性爱泉石,藏书丰富,善琴,有文名,他的诗作多抒发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译文

天宝年间天下太平无事,唐玄宗在华清宫中尽情享乐,那华清宫的宫殿建筑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如今站在朝元阁上,只感到西风凛冽,那风声似乎都化作了长杨林中的雨声,让人不禁感叹往昔的繁华已逝。

释义

天宝承平奈乐何:天宝年间(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一个盛世),天下太平无事,唐玄宗沉迷于享乐之中,对国家的危机视而不见。

华清宫殿郁嵯峨:华清宫的宫殿建筑高大雄伟,气势不凡,象征着唐玄宗时期的奢华与繁荣。

朝元阁上西风急:站在朝元阁上,感受到西风的凛冽,暗示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衰落。

都入长杨作雨声:那风声似乎都化作了长杨林中的雨声,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

赏析

这首诗以华清宫为背景,通过描绘其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慨,首句“天宝承平奈乐何”直接点出了唐玄宗在天宝年间的享乐生活,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华清宫殿郁嵯峨”则通过描绘华清宫的宏伟建筑,进一步渲染了当时的奢华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朝元阁上西风急”和“都入长杨作雨声”的描写,将读者的视线从昔日的繁华拉回到今日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唐玄宗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到了天宝年间,他逐渐沉迷于享乐之中,对国家的危机视而不见,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由此走向衰落,李约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慨,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批判和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历史、对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