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的释义
诗词原文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八
唐·李白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绸。
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广交好友,其诗作涉及山水、酒仙、友情、爱情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南薰殿前水波碧绿,北阙楼上花朵红艳。
太液池中传来莺歌婉转,瀛洲岛上凤吹声声回旋。
素女轻摇珠佩叮咚作响,天人舞动彩绸色彩斑斓。
每当宫中举行歌舞盛会,众人皆弯腰齐唱那飘渺的步虚词。
释义
此诗描绘了宫中歌舞升平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与人物活动的刻画,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欢乐。“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一句,既表现了宫廷歌舞的庄重与神圣,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赏析
李白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歌舞的盛况,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神秘的氛围,诗中“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等句,以色彩鲜明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而“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绸”则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活力,尤其是“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一句,不仅表现了宫廷歌舞的庄重与神圣,还通过“折腰齐唱”的动作,展现了宫廷文化的礼仪之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宫廷题材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白在宫廷任职期间,李白曾一度被唐玄宗召入宫中,担任翰林供奉,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并观察宫廷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通过对宫廷歌舞盛会的描绘,反映了李白对宫廷生活的独特感受与见解,诗中流露出的超脱与神秘感,也体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气质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