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心犹道青春在,羞看飞蓬石镜中。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自题小像
唐·杜荀鹤
惊近白头犹未得,
侬心犹道青春在。
羞看飞蓬石镜中,
空对青娥出花外。
作者及朝代
杜荀鹤,唐代晚期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一生以诗为业,未得显达,晚年更是落魄江湖,卒于他乡,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简介
杜荀鹤生于晚唐乱世,早年曾游历四方,寻求仕途,但始终未能如愿,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对晚唐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有着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诗中也不乏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青春易逝的哀叹。
译文
惊讶地发现自己已近白头却仍未实现抱负,
我心中仍自认为青春犹在。
羞于在石镜中看到自己如飞蓬般散乱的头发,
只能空对着窗外盛开的花朵,感叹青春已逝。
释义
“惊近白头犹未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而未能实现理想的无奈和遗憾;“侬心犹道青春在”则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对青春的留恋和不舍;“羞看飞蓬石镜中”通过比喻自己散乱的头发,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青春的流逝;“空对青娥出花外”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无奈和惆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惊近白头犹未得”与“侬心犹道青春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流露出他对青春的深深眷恋,而“羞看飞蓬石镜中”和“空对青娥出花外”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感伤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已历经沧桑,饱尝人生冷暖,面对自己日渐衰老的容颜和未能实现的理想,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他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哀叹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社会动荡不安、人才埋没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