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别墅接花扃,买得前山总未经。的释义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支公别墅接花扃,买得前山总未经。
窗下松声似风雨,夜来灯影照空庭。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自幼聪颖好学,能文工诗,成年后,他出家为僧,法号皎然,曾游历四方,与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如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皎然的诗歌创作颇丰,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支遁的别墅紧挨着繁花似锦的门户,他买下的这片前山还从未有人踏足。
窗下松树的风声如同风雨交加,夜晚时分,灯光映照出空旷的庭院。
释义
“支公别墅接花扃”中的“支公”指的是东晋高僧支遁,此处借指别墅的主人或诗人自己理想中的隐逸之士。“花扃”即花门,形容别墅环境优雅,繁花似锦。“买得前山总未经”意味着这片前山还未被世俗之人所侵扰,保持着原始的宁静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首句“支公别墅接花扃”以支遁的别墅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次句“买得前山总未经”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片山林的原始与纯净,暗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后两句“窗下松声似风雨,夜来灯影照空庭”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松声如风雨,既表现了自然的壮美,又增添了山居的野趣;而夜晚的灯光映照空庭,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诗僧,皎然一生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他或许曾遇到过类似支遁别墅这样的隐逸之所,感受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这首诗不仅是对山居生活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追求的一种表达,反映了他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