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的解释

5个月前 (03-0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的解释

唐·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当时意气凌青云,谁信甘为孺子牛。

雨夜灯前感慨多,明朝散发弄扁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后因官场失意,多次被贬谪,刘长卿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多抒发仕途不顺和个人遭遇的感慨,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我的一生哪里料到会接到朝廷的优诏(指升官的诏书),对于世事,我只知道借酒消愁,我常常自叹如同司马相如一样常常生病,又感叹像李广那样未曾封侯,想当年我意气风发,志向高远,谁又能相信我愿意像孔子那样甘为孺子牛呢?在这雨夜灯前,我感慨万分,或许明天我就会散发归隐,驾着小舟去漂泊。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不顺和个人遭遇的感慨,首联写自己意外接到升官的诏书,但随即又陷入对世事的无奈和借酒消愁的境地,颔联用司马相如和李广的典故,自叹自己虽有才华却常带病体,且未能像李广那样建功立业、封侯拜相,颈联回忆自己当年的意气风发,与现在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和想要归隐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首联的“生涯岂料”与“世事空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失落,颔联的典故运用贴切,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抱负,又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和无情,颈联的“当时意气”与“谁信甘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尾联的“雨夜灯前”与“明朝散发”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决绝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的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仕途失意、生活困顿之际所作,他一生多次被贬谪,仕途坎坷,晚年更是贫困潦倒,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展现了刘长卿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才华和文学造诣。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