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要自迷。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江上闻笛
唐·刘长卿
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要自迷。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未圆。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要自迷”实际上出自刘长卿的《江上闻笛》的前两句,但全诗内容如上,后两句与关键词直接关联不大,但为完整呈现,故保留全诗,不过,以下分析将主要围绕前两句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擅长五言诗,工于写景抒情,诗风清新自然,尤善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与韦应物并称“韦刘”,因仕途不顺,多次遭贬谪,其作品多抒发仕途失意之感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译文
在江西被贬谪的这两年里,我举目望去,只见云雾缭绕的山峦,让自己都感到迷茫不已。
释义
“两年谪宦在江西”描述了诗人被贬至江西为官已有两年的时光;“举目云山要自迷”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连绵不绝的云山,内心充满了迷茫与无奈,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映。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被贬谪后的孤独与迷茫,通过“两年谪宦”的时间跨度,展现了诗人长期身处逆境的境遇;而“举目云山要自迷”则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助,云山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刘长卿在唐代中期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这首诗即是他被贬至江西期间所作,面对仕途的挫折和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迷茫与无奈,也透露出他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江上闻笛》的前两句不仅是对诗人个人境遇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刘长卿作为唐代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