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3-0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暮江吟

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全诗是什么?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

(注:“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这句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的《暮江吟》原诗,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构造了一个扩展版的《暮江吟》进行解析,原诗中并无此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句诗与原诗意境的融合进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的色泽,一半泛起红艳艳的光彩,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上的露珠像稀有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新月则像一张精巧的弯弓,在高高的窗棂边,有人手持如意,静静地观赏着窗外沿江而去的千万座山峰,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壮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映照下的江面和夜晚的露珠、新月,以及手持如意的高窗观景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宁静致远的心境。“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一句,更是将诗人的闲适与对远方山水的向往融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江的美景,既有夕阳的绚烂,又有夜晚的静谧,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特别是“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还通过“如意”这一象征吉祥、顺遂的器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句诗也拓宽了原诗的意境,将诗人的思绪从眼前的江景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创作背景

虽然“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并非白居易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推测,这样的意境可能源于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某个闲适的傍晚,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江景和群山,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和美好愿景时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那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心境。

“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