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使地上学仙之子,得而食之皆长生。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0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仙药谣

使地上学仙之子,得而食之皆长生。出自哪首诗?

唐·李贺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墨仙。

采玉烹金杵臼间,使地上学仙之子,

得而食之皆长生,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

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

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

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作者简介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但因家道中落,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李贺的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瑰丽,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喻今,被誉为“诗鬼”,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华山上如果能遇见那位隐士,我不去寻求仙家的药方,而是去寻找那书写仙意的墨仙,他们在采集玉石、烹炼黄金的器具间劳作,使得地上那些学仙求道之人,得到这些仙药食用后都能长生不老,飞光啊飞光,我劝你喝一杯酒吧!我不知道青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只看见月亮的寒冷和太阳的温暖,在不断地煎熬着人的寿命,吃熊肉会发胖,吃蛙肉会消瘦,神君在哪里?太一又在哪里?天的东边有棵若木树,树下有条衔烛的龙,我要斩断龙的脚,嚼吃龙肉,使它早晨不能回到天上,夜晚不能潜入深渊,这样一来,自然能让老人长生不死,少年不再哭泣,为什么还要服用黄金、吞食白玉来求长生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对仙药的追求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使地上学仙之子,得而食之皆长生”一句,强调了仙药的神奇功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永生的渴望,全诗语言瑰丽,想象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构思,将神话传说与现实人生相结合,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使地上学仙之子,得而食之皆长生”一句,不仅突出了仙药的神奇功效,也反映了人们对永生的普遍追求,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如“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全诗语言瑰丽,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个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有关,李贺一生仕途不顺,才华未得施展,对人生充满了无奈和感慨,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道教盛行,人们对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向往十分普遍,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贺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对仙药的追求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普遍追求和信仰。

“使地上学仙之子,得而食之皆长生。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