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不外照刃不磨,回避人间恶富贵。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避世吟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光不外照刃不磨,回避人间恶富贵。
林泉深处有茅庐,白云出岫心自闲。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邵雍一生不仕,隐居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人从游甚密,他精通易学,创立了“先天学”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邵雍的诗歌多反映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译文
光芒不向外照耀,刀刃不去磨砺,我回避着人间的恶与富贵,在林泉的深处有一间茅庐,白云从山峦中飘出,我的内心悠然自得。
释义
“光不外照刃不磨”比喻自己不炫耀才华,不参与世俗的争斗与竞争;“回避人间恶富贵”则表达了对世俗中恶行与富贵的厌恶与回避。“林泉深处有茅庐”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环境,而“白云出岫心自闲”则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邵雍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首句“光不外照刃不磨”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不张扬、不争斗的品格;次句“回避人间恶富贵”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世俗恶行与富贵的回避与厌恶,后两句“林泉深处有茅庐,白云出岫心自闲”则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环境,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创作背景
邵雍一生不仕,隐居洛阳,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他精通易学,对自然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与理解,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世俗的恶行与富贵进行反思与回避,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产物,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环境与心境,邵雍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