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的解释

5个月前 (03-03)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山居

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的解释

唐·杜荀鹤

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

当时只有邻家翁,见来相问今何处。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年-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期的聂夷中、贾岛齐名,有“聂贾晚唐双璧”之称,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走出山门时忘记了掩上山路的小径,钓竿就这样随意地插在了枯老的桑树上,那时只有邻家的老翁看到了这一幕,如今他若再来相见,定会问我如今身在何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忘掩山门、钓竿随插,展现了其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通过邻家老翁的询问,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首句“出山忘掩山门路”,既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不羁,又暗示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依恋,次句“钓竿插在枯桑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钓竿与枯桑的对比,更添几分萧瑟与荒凉之美,后两句通过邻家老翁的询问,将读者的思绪从眼前的山居生活引向遥远的过去,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使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颠沛流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自己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期待,在晚唐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抒发,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