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密养丹砂存正气,静披琼蕴育真文。的释义

5个月前 (03-03)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丹室吟

密养丹砂存正气,静披琼蕴育真文。的释义

朝代:宋代

作者:张伯端

密养丹砂存正气,静披琼蕴育真文。

心随朗月归清境,身与浮云共白云。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

作者简介

张伯端(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真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北宋道士,天台(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晚年归隐修炼,传道授徒,创立全真道南宗,其著作《悟真篇》是道教内丹学的重要典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秘密地修炼丹砂以保持内心的正气,静静地研读珍贵的典籍以培育真正的智慧,心灵随着明亮的月亮回归到清净的境界,身体与飘浮的白云一同遨游,不向人间争夺宠辱,只将心中的事情托付给沙洲上的鸥鸟,不知何时会归隐到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小径自然显得幽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修炼内丹、研读经典、追求心灵清净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首联“密养丹砂存正气,静披琼蕴育真文”表达了作者通过修炼内丹来保持内心的正气,并通过研读珍贵的典籍来培育真正的智慧,颔联“心随朗月归清境,身与浮云共白云”则描绘了作者心灵与身体的超脱与自由,颈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尾联“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描绘。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追求心灵清净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通过修炼内丹、研读经典、与自然融为一体等方式,作者实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诗中“密养丹砂”、“静披琼蕴”等意象,不仅富有道教色彩,也体现了作者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心随朗月”、“身与浮云”等描绘,则展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与身体的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张伯端在晚年归隐修炼期间,创作了这首诗,作为一位道教内丹学的大家,他深知修炼内丹对于保持内心正气、提升智慧的重要性,他也深知世俗的纷扰与名利对于人心的腐蚀,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追求心灵清净与超脱世俗的决心与心境,在诗中,他描绘了自己修炼内丹、研读经典、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密养丹砂存正气,静披琼蕴育真文。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