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3-0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的意思及出处

唐·徐坚

荒憬尽怀忠赤意,天兵暂下陇云西。

旌旗晓度甘泉驿,鞍马夜入飞狐陂。

橘柚秋成时雨足,黍稷春敛曙光迟。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坚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坚,唐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固,浙江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开元年间曾任集贤院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参与修撰《唐六典》、《初学记》等重要典籍,徐坚学识渊博,文章典雅,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荒远的边境都怀着忠诚的心意,朝廷的军队暂时西行至陇山云际。

清晨,旌旗飘扬,军队经过甘泉驿;夜晚,鞍马不停,驰入飞狐陂。

秋天,橘柚成熟,得益于充足的雨水;春天,黍稷丰收,曙光中收割稍迟。

我跟随皇帝巡幸甘泉宫感到荣幸,而你(张说)被皇帝从宣室召回也并不算迟。

释义

这首诗是徐坚奉和唐玄宗送张说巡边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边疆的忠诚与安宁,以及军队出征的壮观景象,也表达了对友人张说被召回京城的欣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宏大的叙事手法,展现了唐朝边疆的安宁与军队的威武,首联“荒憬尽怀忠赤意,天兵暂下陇云西”直接点明了边疆的忠诚与军队的出征,颔联“旌旗晓度甘泉驿,鞍马夜入飞狐陂”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军队出征的艰辛与壮观,颈联“橘柚秋成时雨足,黍稷春敛曙光迟”以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边疆的富饶与安宁,尾联“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召回京城的欣慰与祝福。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唐朝边疆的安宁与军队的威武,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坚在唐玄宗时期,为送别友人张说巡边而作,张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对唐朝的政治、文化都有重要贡献,唐玄宗时期,边疆安宁,但仍有少数民族侵扰,为了加强边疆防御,唐玄宗派遣张说前往巡边,徐坚作为集贤院学士,参与了送别活动,并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边疆安宁的期望。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