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相对若教春女见,便须携向凤凰台。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3-05)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牡丹

相对若教春女见,便须携向凤凰台。出自哪首诗?

唐·李建勋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牡丹花发应如笑,相对若教春女见,

便须携向凤凰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建勋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建勋,字致尧,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时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左仆射监修国史,进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知枢密院事,后随南唐后主李煜降宋,授太子太傅致仕,李建勋工于诗,能七言歌行,词采秾丽,有《李太傅集》传世。

译文

我如同梦中得到了神人的彩笔,想要将牡丹的花叶之美描绘下来,寄给天上的朝云仙子,当牡丹花开之时,那花朵绽放的姿态仿佛是在欢笑,如果春天的女子看到这样美丽的牡丹,定会想要将它带到那象征着高贵与吉祥的凤凰台上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诗中“梦中传彩笔”一句,暗示了诗人对牡丹之美的难以言喻,只能借助神来之笔来描绘,而“牡丹花发应如笑”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开时的美丽与生机,仿佛花朵本身也在欢笑,最后两句则通过想象春女携牡丹至凤凰台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牡丹的高贵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高贵,诗中“梦中传彩笔”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牡丹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也暗示了牡丹之美的难以言喻,而“牡丹花发应如笑”一句,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牡丹花开时的美丽与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则通过想象春女携牡丹至凤凰台的场景,不仅进一步突出了牡丹的高贵与美丽,也赋予了诗歌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牡丹之美的热爱与赞美有关,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贵花卉之一,以其美丽与高贵而著称,诗人李建勋在观赏牡丹时,被其美丽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牡丹的诗篇,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唐代,牡丹被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与高贵,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憧憬。

“相对若教春女见,便须携向凤凰台。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