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苍茫如罨画,泉声清亮似鸣韶。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树色苍茫如罨画,泉声清亮似鸣韶。
山居闲寂人稀到,惟有幽禽自相招。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树木的颜色深邃广阔如同被浓墨重彩的画作所覆盖,泉水的声音清脆响亮仿佛是大自然中最动听的乐章,居住在山间,这里幽静寂寞,很少有人到访,只有那些幽居的鸟儿在相互呼唤,自得其乐。
释义
“树色苍茫如罨画”描绘了山中树木的茂密与色彩的丰富,如同画家精心绘制的画卷;“泉声清亮似鸣韶”则形容泉水流淌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首句“树色苍茫如罨画”通过比喻,将山中的树木比作一幅浓墨重彩的画作,既突出了树木的繁茂与色彩的丰富,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次句“泉声清亮似鸣韶”则以听觉的角度,将泉水的声音比作天籁之音,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之美,后两句则通过“山居闲寂人稀到,惟有幽禽自相招”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与变迁,晚年时期,他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闲适的山居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美景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仕途的厌倦与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晚年时期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