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的解释

6个月前 (03-07)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咏史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的解释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善于通过隐晦曲折的手法表达内心的情感。

译文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与家族,成功都源于勤俭,衰败则起因于奢侈,哪里需要琥珀才能做枕头,哪里非得珍珠才能装饰车马?到远方求取良马却未能遇到青海的骏马,力量耗尽也难以拔除蜀地的凶顽,衡量整个中原地区,应当公平地夺取天下,等待时机将那些群雄一一铲除。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总结了国家与家族兴衰的教训,强调了勤俭与奢侈对于国家命运的影响,诗人指出,真正的奢华并非外在的珍宝装饰,而是内心的贪婪与奢侈,他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群雄割据的不满,认为应当通过公平的方式夺取天下,铲除那些危害社会的势力。

赏析

这首诗以史为鉴,深刻揭示了勤俭与奢侈对于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影响,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强调了勤俭的重要性,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奢侈风气,在表达对社会动荡的不满时,诗人展现出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回顾历史,总结兴衰教训,旨在唤起人们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于政治改革的渴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政治理想。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