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玉女无期信,道与留门却闭门。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玉女峰
唐·李商隐
不知玉女无期信,道与留门却闭门。
碧海青天何处是,云边有路可通原。
(注:李商隐并没有直接以“不知玉女无期信,道与留门却闭门”为完整两句的诗传世,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根据古典诗词的风格与意境,虚构了这样一首以这两句为核心的诗,并围绕其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不知道那玉女是否有了归期,约定了开门迎接却又将门紧闭。
茫茫的碧海青天,哪里才是她的归处?或许在那云边有一条路,可以通向她的原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对玉女峰上玉女归期的期盼与失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或理想中美好事物的深切思念与追寻,首句“不知玉女无期信”表达了诗人对玉女归期的不确定与焦虑;次句“道与留门却闭门”则通过留门与闭门的对比,展现了期待与失望之间的巨大落差,后两句则进一步展开想象,试图在茫茫天地间寻找玉女的踪迹,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愿景的不懈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玉女峰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哀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玉女归期的期盼与失望,隐喻了自己对理想、爱情或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诗中“碧海青天何处是,云边有路可通原”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寄托了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李商隐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心境,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李商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或许就是他在某个孤寂的夜晚,面对玉女峰的自然景观,心中涌起对远方爱人或理想生活的深切思念与追寻,从而创作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