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房自贵解飞翻,五色云中独闭门。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独闭门
唐·韦庄
长房自贵解飞翻,五色云中独闭门。
仙客不归龙亦去,空留万古碧苔痕。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仕于前蜀,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长房(指传说中的仙人壶公,能缩地脉、千里远行)自己得道成仙,能够飞翔翻腾于天际,他独自在五色斑斓的云端之中关闭了门户,那些曾经来访的仙客不再归来,连神龙也离去了,只留下万古不变的碧绿苔藓痕迹,诉说着往昔的传奇。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人长房独自在五色云中闭门不出的场景,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长房作为仙人的象征,其“自贵解飞翻”的能力代表了超脱世俗的自由与高贵;而“独闭门”则暗示了这种境界的孤独与封闭,后两句通过仙客与神龙的离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并留下了时间的痕迹——碧苔,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永恒。
赏析
韦庄此诗以仙人长房为引子,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五色云中独闭门”一句,画面感极强,既展现了仙境的瑰丽,又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寂,通过对比仙客与神龙的离去与碧苔的永恒,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叹息。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时期,他亲身经历了唐朝的衰落与灭亡,以及随后的割据混战,对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创作此诗,可能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仙人长房的孤独与超脱,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宁静、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普遍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