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的释义

6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余杭醉客歌

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的释义

唐·张祜

天目山前渌水亭,

石郎岩下泊船舲。

若教使者沽春酒,

须觅馀杭阿母家。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唐代著名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卒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他的一生未曾显达,为人孤僻傲岸,诗作颇丰,以宫词最为著名,张祜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天目山前的清澈水亭边,

石郎岩下停泊着我的小船。

如果要让使者去买春天的美酒,

那就必须去寻找馀杭的阿母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目山前水亭边停泊小舟的情景,并提到若要品尝春酒,需前往馀杭阿母家购买,这里的“阿母家”可能指的是当地有名的酿酒或售酒之家,也可能寓意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前两句“天目山前渌水亭,石郎岩下泊船舲”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天目山的巍峨与渌水亭的清幽相映成趣,石郎岩的奇特与泊船的小舟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后两句“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则通过买酒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春酒”不仅代表着美酒,更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馀杭阿母家”则成为这一美好愿景的寄托。

创作背景

张祜一生未曾显达,但他对诗歌有着深厚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江南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停泊在天目山前的水亭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心中涌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写下了这首《余杭醉客歌》,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