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故国暗回残士卒,新坟空葬旧衣裳。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吊战场

故国暗回残士卒,新坟空葬旧衣裳。下一句是什么?

唐·刘湾

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徒劳过九华。

故国暗回残士卒,新坟空葬旧衣裳。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作者简介

刘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唐中期,他的诗作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其擅长描写战争与民生疾苦,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深沉,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其对战争的深刻描绘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译文

在羊群马队中寻找人的踪迹,雁门关外几乎没有人烟。

过去听说有个云中郡,如今徒劳无功地经过九华山。

故国的士兵们黯然归来,却只剩下残破的身躯;新挖的坟墓里,空葬着曾经穿过的旧衣裳。

可悲啊,无定河边的白骨,仍然是春闺中梦里思念的亲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场上的荒凉景象和士兵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控诉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联写战场上的荒凉,颔联回忆过去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颈联通过“故国暗回残士卒,新坟空葬旧衣裳”两句,深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士兵们的悲惨命运,尾联则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作结,将战争的无情与人性的温情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

1、对比鲜明: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繁华与荒凉的对比,以及生与死的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2、情感真挚: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士兵的同情都体现在字里行间,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

3、语言凝练: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中期的边疆战争有关,唐代中期,边疆地区战乱频繁,士兵们饱受战争之苦,诗人刘湾可能亲眼目睹了战场的残酷和士兵们的悲惨命运,从而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控诉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士兵们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故国暗回残士卒,新坟空葬旧衣裳。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