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8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上一句是什么?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徒念关山近,终惭对邑人。

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反映民生疾苦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细雨蒙蒙,草木丛生一片新绿,一声春雷惊醒了蛰伏中的昆虫,农家的日子没有几天空闲,田里耕种从此开始忙起来,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和菜园也得以整治,他们归来时天色已晚,在河边饮水喂牛,尽管饥饿劳累,但他们并不觉得辛苦,反而为春雨滋润而欢喜,粮仓里没有剩余的粮食,官府派来的徭役却还没结束,看着这些,我为自己不耕而食感到惭愧,我的俸禄都是从乡亲们那里得来的,只想到去关外从军,却辜负了乡亲父老,如果想到农民们的辛苦也像这样,那么县里的人们应该也会像我们这些行人一样感到同情和关怀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家春耕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徭役的沉重,诗人以自责和同情的口吻,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家春耕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农民们勤劳、坚韧的品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安逸生活和农民的辛苦劳作,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己不劳而获的惭愧,诗人也借农民的辛苦劳作,批判了官府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任苏州刺史期间,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田家春耕的繁忙景象,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观田家》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通过描绘田家春耕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徭役的沉重,诗人以自责和同情的口吻,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